首页
快3反倍投法实战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
产品展示

你的位置:快3反倍投法实战 > 产品展示 > 一战前期的堑壕战有多恐怖?伤亡成堆,谁冲锋,谁先死

一战前期的堑壕战有多恐怖?伤亡成堆,谁冲锋,谁先死
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4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说起历史上毛骨悚然、细思极恐的细节,不能不提一战前期的堑壕战。堑壕战的恐怖之处在于,几乎每次交战都是可怕的屠杀,谁先冲锋谁先死。

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。

超过500千米的堑壕体系。交战双方挖掘的堑壕从瑞士边境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沿岸。大概400万人口的死亡。这是西线战场的死亡数字,其中就包括英国的70万军人,这些死亡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堑壕战中。在凡尔登战役中,法军损失54.3万人,德军损失43.3万人,场面惨烈,形同绞肉。15亿规模的军费。一战期间,各国经费暴涨。以英国为例,一战期间年度军费增长了7倍以上,达15亿元规模,后期又不断增加。这些军费大部分用在打造现代武器,购买炮火上。索姆河战役中,从6月24日起,英、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,就是为了突破堑壕战中德国的防御体系。

展开剩余71%

以上数字表明,堑壕战既费钱又费人,已然超出了我们对战争的想象。战争无非就是要决出胜负,过程中的伤亡不是任何一方希望看到的。那么,为什么还要打堑壕战呢?

一战爆发后,德军根据战前计划,实施了较为主动的机动战术,并迅速发动了大规模的西线进攻,这遭到了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军队的强烈抵抗。双方相遇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附近,并展开激烈战斗,最终德军惨败,其以进攻为主的机动战也难以为继。于是,德军率先在马恩河以北修建大型堑壕工事,紧接着协约国军队也对应修建了大批的战壕。

至此,西线战场战斗形态由最初的机动战转为堑壕战。

堑壕是伴随着火器产生的而出现的,最初的目的就是防御。堑壕战,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地面以下的战壕,保护士兵免受枪炮的攻击。一战的堑壕战旷日持久,所以在布局上,除了有用于进攻的前沿堑壕之外,还辅助配有支援堑壕和储备堑壕。

在西线战场进行堑壕战,主要有四个难题:

开挖难

西线战场覆盖范围较多,涉及多种地质和复杂环境,如比利时的高水位、法国的白垩土层都对战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。挖战壕本身就是一种挑战。

守护难

挖战壕难,守战壕更难。为了守护战壕,英国士兵每天都要黎明破晓时上岗,这对战士们的精力提出了很大考验。此外,战壕中环境严酷。如法国的雨季让人不堪回首,战壕中的白垩土变成了无比笨重的泥巴,士兵们每天拖着10磅重的大泥巴球来回走动。不仅如此,士兵们还要与大量的老鼠以及尸体为伴,以上情形让很多一战士兵终身难忘。

补给难

一战中,英法军后期补给基本上有保障,但有物资、食物和能不能送到一线是两码事。由于战场上火线密集交织,大量食品配给没法送上来,导致士兵们饿得像狼一样。

冲锋难

双方一旦投入战壕中,防御一方往往占有优势,谁主动出击,往往最先受到伤害。索姆河战役中英、法军之所以有大规模伤亡,最主要的就是主动进攻,将士兵大规模暴露在战壕之外。

无论对协约国还是同盟国,战壕战都是一场噩梦。一战后期,坦克投入战场,以战壕为主的防御工事优势消失殆尽,堑壕战这一主流打法也逐步成为历史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